全國“兩會”即將結束,小編整理了“兩會”上有關公路的七大重點!快來看看吧!
聚焦全國兩會
交通運輸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
在“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紛紛就依托干線公路和地方優勢發展特色旅游業、持續加強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支持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出了建議和提案。
現在,讓我們走進“兩會”,一起傾聽來自代表委員們的“好聲音”。
一、“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400萬公里。”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安排約4000億資金,帶動全社會投資1.6萬億元,建設農村公路127萬多公里,目前,我國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400萬公里。要想富、先修路,體現出農村公路對農民致富、農村振興、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八暮棉r村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并親自推動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也是德政工程。
交通運輸部努力推動把農村公路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交通運輸部將采取多項措施,確保2019年完成具備條件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標。農村公路建設要盡量向進村入戶傾斜。在農村地區實施安保工程。到2020年,鄉以上道路的危路要全面進行改造,確保行路安全。還要探索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行的體制機制,從而保證“四好農村路”建得好、用得好。繼續和產業部門、旅游部門合作,發展產業路、旅游路,讓這些農村路能夠真正為農民致富,為農村農業現代化服務。
二、“防患于未然,提升道路運輸主動安全。”
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成平
以科技手段防范并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同時細化完善法規及相關標準,加強監管和對違規行為的處罰,使駕駛員“不敢”、“不能”、“不想”違規,提升安全的可控性。道路運輸車輛要強制安裝“具有主動安全智能防控功能的車載終端”,具備實時定位、智能視頻,主動防疲勞、防碰撞等功能,做到實時掌握駕駛行為,及時預警違規和異常,實現事前有效防范事故發生。同時,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制定統一的技術規范,研究出臺相關資金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先行先試,促進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的推廣應用。
三、“綠色發展正當時,地方政府應更加重視綠色公路建設。”
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軍
以前我們搞工程建設,強調用最小的代價、最短的時間完成,現在我們高度重視綠色發展。我認為公路建設走好“綠色發展”之路的關鍵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應認識到綠色公路建設的重要性,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認真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建設單位應從社會效益出發,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創新技術手段,做到最大限度保護項目建設期間乃至運營養護期間的環境。
四、“讓農村公路打通致富毛細血管。”
農村公路的潛在影響力是巨大的。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不用過高,關鍵是通過常年養護保證通暢,“重建輕養”是當下農村公路面臨的主要問題。農村公路養護應采取“自養+政府”的形式,政府除了給予足夠補貼外,還要加大技術和信息投入,提供技術、材料或者小型基建設備,對于一些涵洞、橋梁路段,還要組織專業隊伍去養護。我建議,農村公路建設運營情況應成為考核地方領導的指標。
五、“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要有序可控。”
五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理事長周紀昌
地方政府要深刻理解 PPP的正確含義,運用好 PPP這種模式,避免出現“PPP是個筐,什么項目都往里裝”的傾向,使政府債務風險增加。各地在上馬 PPP項目前,應做好設計、規劃等前期工作,要有嚴格、科學的審核程序,防止出現重復建設或投入產出不明顯的現象。我期待各地公路建設能以全國公路交通工程質量最高獎“李春獎”為目標,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提高行業管理水平。
六、“質量硬服務優,才是真的強”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
要想成為交通強國,必須打造質量強國與服務強國。首先要從源頭上改進和優化項目招投標過程。招投標要選出真正好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對于那些在以往出現過工程質量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施工單位和企業,要敢于將他們列入“黑名單”。在工程監理階段,要真正把性能評估、功能評價作為監理的重要內容,要自己去測、去量、去評、去估!建議全國統一交通信號燈道權控制邏輯,統一道路限速規定,統一公路信息指示,規范雷達測速和視頻監控。同時,交通服務應與國際接軌。交通運輸部門應出臺統一的指導意見,從服務標準、能力建設、服務人員多方面入手,提高綜合交通的國際服務水準。我們努力打造旅游大國、開放大國,交通都應先行。要讓外國人都能看得懂、敢開車、能上路,對于建設國際化城市群而言,要有這個自信。
七、“‘綜合交通之旅’耗時越來越短,路越走越暢。”
裕固族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賀穎春
我從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到首都北京,全程接近2000公里,一路需要坐大巴、乘高鐵、換飛機。從我們縣到張掖新修了二級公路,路程縮短了30多公里,坐大巴的時間從過去2.5小時縮短到1小時40分,路況也大為改善。公路越走越寬,高鐵車輪飛馳,我的這一趟“綜合交通之旅”只用了不到10個小時,這在過去至少需要14個小時。為了讓更多村民感受到交通帶來的變化,在今年的提案中,我建議加大對213國道策克至磨憨公路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至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段的支持力度,并安排相關資金補助。
《中國公路》雜志社數據資源中心整合自浙江公路等